263人已浏览 时间 : 2014-05-28 08:42:24
导语: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新房和二手房交易量齐下降,受此影响,家居建材行业也渐觉“寒冷”家居消费需求收窄,家居市场竞争更显激烈,家装建材企业感受尤为明显。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新房和二手房交易量齐下降,受此影响,家居建材行业也渐觉“寒冷”家居消费需求收窄,家居市场竞争更显激烈,家装建材企业感受尤为明显。业内人士预测,刚性需求将成为支撑家居消费的主力,消费者购买家居产品和服务将更为理性,品牌化将是家居企业未来发展之道。
房地产持续遇冷装修旺季家居市场火爆
2014上半年对于房地产而言可谓是一个多事之秋。先是有杭州常州等地楼盘降价预示着中国房地产整体走软,到后来李嘉诚抛售内地房地产被解读为中国楼市崩盘的信号,而五一前后国内房产销售旺季整体遇冷,也表明全国性的房地产市场拐点基本确立。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涨幅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环比下降和持平城市总数由8个增至14个;房价上涨的城市中,同比价格最高涨幅从20.9%降至15.5%。进入传统销售旺季,楼市继续“遇冷”,“五一”小长假全国54个城市总成交同比下降32.5%,北京楼市成交更是创7年最低。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家居建材行业却在“小阳春”迎来了火爆的销售业绩。据悉,4月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为109.18,环比上升10.95点。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4月销售995.8亿元,环比上升23.44%。中国建材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秦占学分析称,虽然楼市市场趋冷,但4月全国建材家居市场却表现良好,主要原因一是建材家居市场受房地产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上半年房市成交量下降对装修市场下半年的影响会很大;二是4月传统装修旺季已经到来,二次装修及老房改造带来新的需求。
“观望心态”弥漫家装建材市场家装业寒意渐显
虽然小阳春家居市场一片火爆,但是随着装修旺季接近尾声,来自房地产的低迷,也使家居行业寒意渐显。由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共同发布的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同样显示出家居市场的疲软。虽然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1-4月累计销售额同比略有上升,而1-4月份,购买力指数较去年同期相比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人气指数一路上涨,而购买力指数下跌,意味着卖场来的人‘看多买少’,消费者更多持观望态度。
详细:4月家居购买者“观望态势”扩大
随着五月的结束,传统的装修旺季也将告一段落,而到了下半年,家装市场也要开始为低迷的房地产成交量买单。据了解,从楼市开盘到开发商交房一般有6到12个月,所以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走低的楼市成交量将逐渐影响到家装市场的销售额。而进入5月,家装行业已经开始感受到楼市寒风带来的阵阵凉意。
详细:楼市“寒风”吹到家居业建材、家装首先“受害”
二次装修成为发力点家装需开发“翻新”市场
楼市整体降温,住宅交易量持续下跌,让许多家装企业将目光转移到二手房、旧房的二次装修上。改善型装修、以旧换新等需求,逐渐成为家装企业拓展业务的新渠道。据了解,4月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持续走高,很大原因归功于二次装修和老房改造拉动了装修市场。“二次装修主要是二手房的改造,中国人买了二手房都会习惯性的重新装修一遍。而且现在装修变得越来越容易,只要你把你的想法和预算告诉装修公司,我们就能帮你全部搞定,所以二次装修越来越普遍。今年前4个月,我们家二手房的装修比例已经达到70%左右。”一家装修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如今,年轻消费者已经逐渐成为家居消费的主流力量,80后甚至90后成为新一代的买房置业者,这些人追求个性的家居生活,对生活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家居装修也更加频繁。据了解,近一年来年轻消费群体的旧房改造需求上涨30%以上,为家装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同时,业内人士分析,在北京市场二次装修比例达到40%,而国外这一数据已达60%,所以国内家装市场仍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对此,秦占学表示,家居市场的客流量不一定靠卖房子,房屋的改善性装修需求、家居产品更换周期加快,都给市场注入新的消费力。所以,家装企业要有意挖掘这种需求,引导消费者,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营销方案,针对市场需求推出多品类服务。
总结:2014年上半年楼市持续遇冷,预示着土地市场的高速增长已经开始降温。同样,家居行业经过十几年的爆发式增长,也将逐渐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在家装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家装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除了要不断完善自身地品牌和服务,对新市场的开拓也至关重要,而挖掘和培养二次装修市场或将成为下一阶段家装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
在线客服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