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人已浏览 时间 : 2014-06-05 08:20:43
导语: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当前,在我县不少乡镇(街道)、部门和社区已经通过前期征集群众建议意见获取了不少整改条目,并在工作中加以改善落实,受到了群众好评,这些都是领导干部解决“末梢堵塞”的问题,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的体现。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当前,在我县不少乡镇(街道)、部门和社区已经通过前期征集群众建议意见获取了不少整改条目,并在工作中加以改善落实,受到了群众好评,这些都是领导干部解决“末梢堵塞”的问题,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的体现。
俗话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要,在得民心。当前,在基层,由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不良作风存在,联系服务群众存在服务有距离、感情有隔阂、作风有漂浮等这样或那样的“最后一公里”阻隔,影响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影响党群干群关系。那么,如何才能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呢?
要认真排查和发现“最后一公里”问题。党员干部脚下沾多少泥土,在群众心里就有多重。要在第一时间发现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到群众中听意见,真心听、听真言,了解群众所想所期所盼,俯听群众所恨所怨所言。如果不到群众中听意见,听不到真心话,不认真排查,或是视而不见,或是熟视无睹,或是夸夸其谈,避重就轻,就不可能发现自身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要查找造成“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当前,还存在有的乡镇(街道)和社区便民服务跟不上,有的便民大厅虽已建成,但人员在岗不在位,或服务态度生、冷、硬,便民大厅成了摆设,群众依然办事难;有的基层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差,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养老、医疗等惠民政策总是“走在路上”,就差那么一点点,造成“近在咫尺,远隔天涯”瓶颈。而畅通服务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关键就是要解决好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坚持“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解决群众最迫切的困难,在解决问题中改作风树形象”的原则,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要认真整改“最后一公里”问题。排出了问题,知道了原因,最重要的还是落实。这需要我们党员干部敢于挑担子、勇于负责任,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充分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对每项工作任务都制订日程表和作战图,一锤一锤地敲下去,不达目的不罢休。
畅通服务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还得从体制机制上着手,建立长效机制,严防“最后一公里”现象改头换面,披上“马甲”以新面目出现,要切实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惠民措施真正送给群众,把党的惠民政策变成老百姓“口袋里”的实惠。
在线客服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