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人已浏览 时间 : 2013-09-22 10:41:01
导语:
我县吹响“五水共治”集结号
2月7日一大早,新春上班第一天,在县城富春江放马洲上,一群头戴红帽子的市民在捡拾垃圾。原来,县总工会和县劳模协会组织了我县劳模代表投身“五水共治”工作,为“美丽桐庐”建设作出表率。
全国劳模王玉来一手拿着垃圾袋,一手捡拾垃圾,干得特别起劲。说起参加此次行动,她显得尤为激动:“绿水青山是桐庐最骄傲的资本,每个桐庐人都有理由为保护好这里的一方水土献一份力,作为劳模,更应该带头干起来,以后只要有需要,为‘五水共治’出力,我一定义不容辞。”
王玉来的话,正是全县40万人民共同的心声。县委、县政府已经确定,从今年开始到2016年,我县全面开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并以此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
县“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五水共治”工作,到2014年底,集镇污水管网建设及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工作实现全覆盖,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健全;境内重点污染问题得到根本解决;2015~2016年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乡镇交接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以上标准,出境水质始终保持优于入境水质。
河水清清,才能有一个美好安全的水环境。“五水共治”工作,我县将从治理污水入手,关停一批污染企业,并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同时,不断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围绕集镇污水管网建设全覆盖目标,新增集镇污水管网50公里,同步实施污水泵站建设、雨污分流等工作,完成11个截污纳管项目;实施老城区过分水江、天目路、东门、洋塘、南门等管道、泵站改造提升。
“五水共治”是全面治水,是重新修复我县的江河溪流,是倒逼转变我县的经济结构,是重构建设我县的生态环境。为此,我县将坚持控新治旧原则,进一步优化项目准入评审制度,切实优化产业布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改进生产工艺,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以治水倒逼企业走转型升级之路,全面推进化工、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综合整治。
在农村生活污染治理上,我县制定并组织实施《桐庐县畜禽养殖业禁养区和限养区划分调整方案》,深化生态畜牧业建设,实现规模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98%以上。以分水江流域为重点,深入推进散养畜禽污染治理,并科学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肥药双控”工作。进一步探索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激励机制,全面实现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行政村全覆盖目标。
“五水共治”,说到底还是要强化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今后一段时间,我县将以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工作为抓手,深入推进流域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及“四边三化”等工作,切实加强沿岸、沿线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等工作。
“‘五水共治’工作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决策部署,对于我县来说,没有退路,也没有理由不完成。”县“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县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明确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的工作职责,按照“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原则,齐抓共管,共同推进。
同时,不断提升联防联控能力,建立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监管网络,落实部门、乡镇、企业、行政村责任,做到有人管事,有人做事。届时,县纪委负责对“治污水”工作不力的,视情节轻重对责任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按规定进行责任追究等工作,确保此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在线客服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