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购物车| 客户服务

装修热线:0571-69818668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 装修热线:0571-69818668

您的位置:桐庐装饰网 >学装修 >桐庐热点

合村乡 良性循环 物尽其用

386人已浏览 时间 : 2015-07-23 09:11:53

导语:近日,在岭源村小茆坞自然村,一辆满载碎砖块、碎瓷砖的拖拉机从村内的建筑垃圾倾倒点缓缓驶出,这些建筑垃圾将发挥“二次价值”,作为造桥修路的回填土料使用。

   建筑垃圾的处理与规范倾倒一直是个难题。早些年,该乡部分村子一直有装修户、建房户上交建筑垃圾处理保证金的做法,若是装修户与建房户将建筑垃圾随意丢弃,则将扣除部分或全部保证金。去年3月,合村乡将这样的做法以文件的形式发放到了各个行政村,各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保证金标准,并在每个村子中都设立了建筑垃圾倾倒点,定期对倾倒点内的建筑垃圾进行清理回收。今年1至6月,该村89户申请建房的农户全部上交了保证金。

   “咱们村原来都将建筑垃圾倒在村里的一个废弃鱼塘边,不过那个鱼塘有点远,部分村民偶尔会将建筑垃圾倒在路边田边。”小茆坞自然村的鲍兰香笑着说,“后来村里全部要求上交保证金,乡政府又把村里一个拆掉的养猪场作为新的倾倒点后,偷倒乱倒的现象就没有再出现过,村子看上去干净不少。”

如今,村民除了对建筑垃圾进行规范倾倒以外,对不少农业垃圾的处理,同样日渐规范,这与垃圾分类推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菜竹一直是后溪村的特色农业产业,该村有700余亩菜竹基地,每亩大约能产出750公斤的菜竹笋。每年菜竹笋丰收的时候,都会产生大量笋壳。一些菜竹种植户会将笋壳倒回田中堆肥,然而一些采购商则将笋壳直接倒入可堆肥垃圾桶中运往垃圾处理站。由于数量庞大,时常会超出处理站的处理能力。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深入,村民回收利用的意识日渐提高,许多村民开始主动将垃圾桶内的笋壳倒回竹田中,而种植户与收购商也会加强联系,做好笋壳的回田工作。

   过去,垃圾分类工作大多是村民与乡政府之间的“口头协定”,今年上半年,合村乡以探索创新基层自主治理工作为契机,将垃圾分类首次纳入到村规民约之中,并规范考核标准,完善奖惩制度,统一由各村的民间理事会执行。

    “好的政策能让村民获得看得见的利益,从而在促进政策落实的同时提升村民的相关意识,而意识的提升又将反作用政策的落实,也有利于新政策的推行。”该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合村正是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之中不断发展,才有了今年上半年垃圾总量同比去年下降6.1%的好成绩。

上一篇:分水镇院士路醉驾逃逸的司机被抓 下一篇:排水工程验收标准是什么

相关推荐:

评论(共0条)

最新评论

免费装修设计